“西南王” 城市的荣光!
1890
幽幽草堂,莘莘棋心。这两天,8位世界冠军、8位顶尖高手在“棋城”成都纹枰争锋,在古老的杜甫草堂谈棋论道。
“棋城”,再现围棋文化与古老草堂的诗意对话。
棋圣聂卫平
一、棋城”的由来
“老妻画纸为棋局,稚子敲针做钓钩"。在杜甫草堂的一块大石头上,刻着杜甫的这一句诗。
“诗圣”晚年在浣花溪畔的草堂里,度过了人生相对幸福安稳的几年。杜甫是一位围棋爱好者,同时也是围棋文化的传播者,“且将棋度日,应用久为年”。有人收集了历代围棋诗365首,跨越时空几千年,可见围棋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。
成都的围棋史,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。在成都凤凰山汉墓出土的画像砖,即有“六博棋”图。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馆藏的一套极为珍贵的汉代围棋文物,包括21颗黑子、4颗白子,均装在一个束口陶罐内。据此可以推测,早在2000多年前,围棋在天府之国成都已经流行,成为成都市井人家的休闲娱乐活动,称为“棋城”实不为过。
近代,“棋城”的美誉或出自中国棋院原院长陈祖德老先生的一句话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当他带领着一行国手来到成都的时候,看到街边茶馆里、道旁竹椅上都是在下棋的人们。“全民下棋,真是一个棋城!”成都因此得“棋城”之美誉。
事实上,也就是在那个时候,成都棋类事业开始蓬勃发展。围棋三大元老孔繁章、刘元成、杜君果,象棋蜀中三剑客刘剑青、陈德元、陈新全,国际象棋肖冠军等前辈,以及之后的黄德勋、孔祥明、宋雪林、王元、蒋全胜、林野、刘适兰、赵兰等棋手相继活跃,加上业余围棋的蓬勃发展,“棋城”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迎来了一段辉煌时期,成为中国棋界的一方高地。
围棋,在成都是一种文化。40多年前,成都的棋园热闹非凡。每逢周六晚上都有三大棋的表演,那时候不像现在大盘讲棋,棋子是磁铁制吸在棋盘上的,而是需要用绳子将棋子挂起来。而到了周日晚上,则由名家讲棋,围棋和象棋每周轮流,那个年代成都人叫“说棋运动”,也就是现在的棋城讲坛了。
如今,棋城讲坛已久负盛名,聂卫平、林建超、常昊、谢军、许银川……都曾是讲坛上的大咖、名家,门票供不应求。
去年,中国围棋协会主席,林建超为成都棋迷带来的一堂“走向世界的中国围棋文化”,成为棋城讲坛最热的话题之一。
就像林建超说的那样,用围棋思维看当今世界,本质上就是要用博弈的方式和态度看待、对待世界;围棋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标识……
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
围棋的博大精深,让棋迷们大开眼界。这就是体育+文化的魅力。
源远流长的围棋文化,让“棋城”底气十足。在棋城振兴计划的征途上迈开大步。如今,成效已现。党毅飞完成了向围棋世界冠军的华丽转身,郑惟桐成就世界第6位、西南第一位象棋的“大满贯”。与此同时,成都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“五棋战甲级”的城市之一,围棋队创历史最佳成绩,象棋队则荣膺“双冠王”,“棋城”实至名归。
成都围棋名将党毅飞
三、“棋城”的未来
2002年,是中国围棋西南棋王赛创办元年。20年过去了,这个成都自主创办的区域性赛事,今年被中国围棋协会再次升级——从本届比赛起,将西南王赛升格至国家级职业赛事体系,并纳入职业棋手等级分计算体系。如围棋名嘴、蜀中名宿王元所描述的那样,这意味着“西南棋王赛”经过20年的发展,已成为一项世界性围棋赛事,将受到国内外职业高手和更多棋迷的关注。
围棋是一种文化,“棋城”也一直在用传承来赋予“西南王”更广泛的内涵。第18届西南棋王赛,16位棋手抽的签卡选自《玄玄棋经》的十六个经典棋局,如此独特的抽签方式给人一个意外惊喜。《棋经》有云:“夫围棋之品有九。一曰入神,二曰坐照,三曰具体,四曰通幽,五曰用智,六曰小巧,七曰斗力,八曰若愚,九曰守拙。”今年西南王抽签则采用了入神、坐照、具体、通幽、用智、小巧、斗力和若愚八组词汇,8位世界冠军作为种子选手,依次抽取每组词汇的第一个字,另外8位棋手则依次抽取每组词汇的第二个字,彼此对位就是首轮对阵。设计独具匠心,现场别开生面。
时逢20周年庆典,今年的“棋城讲坛”可谓大咖云集。林建超、聂卫平、王汝南、华以刚、陈丹淮、熊方军、龚锦华、宋雪林等众多棋界名人依次登场,历届“西南王”逐一亮相。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”、“二十年回望 弹指一挥间”、“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”、“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”……4大主题,畅谈围棋与文化,为中国棋界带来了一场高端的头脑风暴。
此时此刻,围棋,已远远超越了比赛的范畴。
在打造“世界赛事名城”的进程中,“谋赛”就是“谋城”。成都马拉松、双遗马拉松、成都网球公开赛、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车迷节……都带有浓浓的城市文化印迹,也都成为这座公园城市的城市标签。
“棋城”,这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赞誉。“棋城”的内涵不仅仅只是赛事,更是一种闪耀着文化光芒的城市符号,升华出雅礼兼具,亦弈亦和的赛事美学,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魅力和精髓。
“西南王”让我们看到,一个体育项目,一项体育赛事,只有将其特有的文化气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,渗透到一座城市的骨子里,才会长久,方能永恒。